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诡异!永盈基金被动产品佣金畸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天河马新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挖掘机007

  2025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在震荡中迎来结构性行情,公募基金行业亦随之掀起新一轮规模与业绩的竞逐。

  在这场资本博弈中,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永赢基金)成为不可忽视的焦点——其主动权益产品凭借亮眼回报迅速扩张,而被动指数产品却因隐性成本高企引发争议。这家以固收业务起家的银行系公募,正试图通过“智选”系列主动产品重塑市场认知。然而,在规模跃升的背后,一场关于交易佣金与投资者利益的隐忧悄然浮现。科技智选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10月下旬,永赢基金已披露三季报的7只产品中,6只实现正收益。

  其中,成立不足1年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型基金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该基金A类与C类份额在第三季度净值增长率均接近100%,自2024年10月底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突破230%,资产规模从初始募集的0.1亿元飙升至三季度末的115亿元。

  这一成绩使其跻身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行列,也成为永赢基金年内最耀眼的产品之一。

  该基金由新生代基金经理任桀管理,系其职业生涯首只独立操盘的产品。公开资料显示,任桀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金融专业,早年任职于券商研究所,后加入永赢基金担任研究员,历经多年沉淀后于2024年末正式出任基金经理。

  从持仓结构看,任桀展现出鲜明的科技成长风格。自第二季度起,他即重仓布局全球人工智能算力产业链,重点配置光模块领域的“易中天”组合——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稳居前三大重仓股;同时大比例持有PCB板块龙头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并辅以澜起科技长芯博创等半导体企业。

  “本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基于二季度形成的‘全球模型与应用推动算力投入闭环,中国光通信与PCB厂商分享AI红利’的判断,持续聚焦云计算产业链。”任桀在三季报中写道。这一投资逻辑在5月至8月间得到充分验证,相关标的股价普遍翻倍,带动基金净值快速攀升。

  除科技智选外,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医药创新智选、半导体产业智选、数字经济智选等系列主题产品亦表现不俗。

  这批工具化特征明显的主动权益基金,成为公司权益类资产规模扩张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永赢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由年初的139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716亿元,增幅达415%。同期,公司管理总规模从3596亿元增长至5633亿元,正式迈入5000亿俱乐部。尽管如此,债券型与货币型基金仍占整体规模的77%,权益业务占比偏低的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扭转。

  被动产品的高佣隐忧与主动产品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永赢基金旗下被动指数产品所暴露的成本问题正引发业内关注。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智谷趋势的统计,永赢基金旗下被动指数产品的平均交易佣金与管理费之比(简称“佣管比”)高达1.22,约为行业平均水平0.25的近5倍。这意味着,每收取1元管理费的同时,基金还需向券商支付1.22元的交易佣金。

诡异!永盈基金被动产品佣金畸高!

  交易佣金作为基金运作中的隐性成本,虽不直接体现在管理费率中,但会从基金净值中扣除,最终由持有人承担。由于该数据未被强制纳入定期报告披露范围,多数投资者对此缺乏感知。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全市场1700余只被动指数基金中,佣管比超过1的产品仅有88只。而永赢基金旗下14只同类产品中,竟有7只位列其中,占比过半,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5%。

  具体来看,A500ETF永赢的佣管比达1.83,在同类32只产品中位居首位;永赢港股医疗ETF同样排名同类第一。相较之下,规模持续缩水的沪深300ETF永赢,其佣管比仅为0.11,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值得注意的是,联接基金的情况更为复杂。由于部分联接基金收取的管理费极低甚至为负,导致佣管比出现数值失真。但失真的比率并不意味着实际成本低廉。

  以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ETF发起联接A为例,其年化交易成本达0.64%,综合隐性成本(含冲击成本、买卖价差等)高达0.99%,超过99%的同类产品。

  市场对于高佣管比的成因存在两种主流解读。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基金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交易频率上升所致,属于“成长中的烦恼”。

  另一种则推测,高交易佣金可能是基金公司对券商销售渠道的变相激励,用以换取销售支持、研究服务或做市资源,实质上将佣金转化为营销费用。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评价机构人士指出,此类操作在业内并非孤例,但在监管强调降费让利的大背景下,如此显著偏离行业均值的现象仍值得警惕。“投资者往往只关注表面管理费率,却忽视了交易环节的成本侵蚀。长期来看,这些隐性支出将显著影响复利积累。”

  转型之路的挑战与平衡

  面对业绩与成本的双重叙事,永赢基金近年来已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所动作。多只产品的交易佣金同比出现下降,同时规模实现逆势增长。公司亦在2025年密集推出17只新型指数产品,意图在竞争激烈的ETF赛道实现差异化突围。

  作为宁波银行控股的公募平台,永赢基金长期以来依赖银行渠道稳健发展,固收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此次借势科技行情发力权益业务,既是顺应市场周期的主动出击,也是优化收入结构的战略选择。

  但如何在追求规模与业绩的同时,兼顾投资者长期利益,仍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关键课题。尤其是在监管持续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透明度、公平性和成本控制已成为行业共识。

  中国证监会近年来多次强调,基金管理人应坚持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降低综合费率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23年以来,多家头部基金公司陆续下调管理费率,部分产品进入“零费率”时代。在此语境下,永赢基金部分产品的高佣现象显得尤为刺眼。

  一位资深资管从业者表示,佣金水平的背后,实则是基金公司、券商、销售渠道之间的利益博弈。“真正的考验在于,当行情退潮时,那些依靠高换手和渠道激励堆积起来的规模,能否经受住赎回压力和业绩回撤的双重检验。”

  对于永赢基金而言,从“固收强者”向“全能选手”的转型仍在进行时。科技智选的成功为其赢得了市场关注,但能否建立可持续的投资能力,并在被动产品领域重塑成本优势,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资本市场从不缺少短期奇迹,但唯有长期价值创造者,方能穿越周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雅芳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brv.cn/4955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