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网红”代糖赤藓糖醇影响心血管健康?王瑞明教授:是安全的

出品|搜狐科技作者|杨锦 近年来,“减糖”“控糖”成为全球健康饮食领域的重要趋势,代糖市场随之快速扩张。赤藓糖醇作为一种从玉米到葡萄糖再经酵母发酵而形成的天然甜味剂,被认为是当前最健康的代糖之一。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杨锦

近年来,“减糖”“控糖”成为全球健康饮食领域的重要趋势,代糖市场随之快速扩张。赤藓糖醇作为一种从玉米到葡萄糖再经酵母发酵而形成的天然甜味剂,被认为是当前最健康的代糖之一。

然而,《自然·医学》期刊此前发表的一项针对赤藓糖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打破了这一平静,让市场再次对代糖有了困惑。该研究显示,赤藓糖醇增强体外血小板反应性和体内血栓形成,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近日,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瑞明,在与搜狐科技等媒体交流时,谈及赤藓糖醇的安全性话题,他直言“赤藓糖醇的安全性问题已经解决”。

“赤藓糖醇是在瓜果里面天然存在的糖醇化合物,它不是与人类第一次接触。工业化以后,赤藓糖醇获得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的最严格的国际认证。”

王瑞明表示,赤藓糖醇作为一种食品甜味剂,已获得了美国FDA的公认安全认证(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GRAS)。这意味着根据已有的科学研究和专家共识,当赤藓糖醇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时,它是安全的。

在他看来,一篇文章或一个团队的研究,其取的样本量有限,得出来的结论也无法比拟一个组织或国家的权威性。

他认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它是一个提醒,而不是安全结论,“赤藓糖醇的安全性是能够充分肯定的。”

赤藓糖醇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鲜事物,早在1848年,苏格兰化学家约翰·斯腾豪斯研究地衣时,首次从地衣中提取出赤藓糖醇结晶。科学家发现,它在某些水果(如甜瓜、葡萄、梨)和发酵食品(酱油、奶酪)中有一定量的存在。

当时,由于赤藓糖醇仅能通过从自然界中提取获得,产量极低,成本高昂,一直无法实现商业化应用。直到1990年,日本Nikken化学和三菱化学实现发酵法规模化生产,才获批直接作为食品配料。1997年,赤藓糖醇获美国FDA安全性认证,被允许标注“有益于牙齿健康”。世卫组织批准为食用甜味剂,无需规定每日限定值。2008年,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允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不过,赤藓糖醇早期在中国市场没有被充分接受,直到2021年前后,随着元气森林无糖气泡水的走红,赤藓糖醇一跃成为“网红”代糖,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达9.1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以73%的份额主导全球供应格局,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除了食品饮料,赤藓糖醇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保健品、化妆品及医药行业。

中国赤藓糖醇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等玉米主产区,头部企业包括东晓生物、三元生物、保龄宝等。其中,东晓生物赤藓糖醇产量在行业内排进前三,玉米深加工能力达170万吨/年,客户包括元气森林、可口可乐、雀巢、联合利华、巴斯夫、正大集团等。

除赤藓糖醇外,新型代糖品类阿洛酮糖的市场关注度正快速攀升。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正式批准阿洛酮糖作为国内新食品原料使用。东晓生物总经理郭传庄表示,公司正在加大对阿洛酮糖的投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brv.cn/4361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