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9月17日
- 星期三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已经不是新闻,而是全球产业链和地缘格局的“新常态”。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纽约时报都在用不无焦虑的语气刷屏:中国2025年新船订单占全球六成,既压过日韩,更是美国的两百倍。大连、青岛、广州、江南、沪东中华……中国四大船厂2019年到2023年生产了39艘军舰,总排水量55万吨,比英国皇家海军全舰队还重一大截。中国不仅在商船、集装箱船、LNG船等高附加值领域碾压全球,在军舰领域的纵深和速度都把美国甩在身后。

如今,歼-20不仅出现在各种演训画面里,还开始成为空军宣传的常客,这种变化很值得玩味。能放开,说明它不再是最机密的王牌,而是已经形成规模化战力的常规主力。这背后透露出的信号,就是中国或许有更新一代、更具压制力的重型战机正在研发,甚至可能进入测试阶段。

9月1日,台湾省的苑举正教授一抵达北京,便表达了他激动的心情。他的那句“越是有人讲不敢来,我们越要来”,实质上是一种对岛内民进党当局强硬态度的挑战。民进党当局在这次阅兵活动中表现得极为神经敏感,甚至在谢绝和威胁的交替中试图阻止更多的台湾同胞参与。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掩盖什么,害怕的是对立思维的崩溃,害怕的是更多的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认同。

基辅在战斗中多次遭到袭击,但这种密度的打击非常罕见。俄罗斯这次动用的是混合战术,大批巡航导弹搭配自杀式无人机,昼夜不停,分波次轰炸,目的就是彻底压制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据当地传出的画面,基辅上空几乎被火光点亮,拦截导弹与无人机爆炸形成的火球覆盖天际。乌方防空力量虽然尽全力拦截,但密集度太高,防御网被硬生生冲穿。多处基础设施停电,交通受阻,民众一度陷入恐慌。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高调表态:“乌克兰强大,欧洲也更强大。”乌克兰总理则把这笔钱称作“重建的强心剂”。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还在哈尔科夫方向调集三万兵力,准备“三线攻势”,但乌军依然顶住了压力,局势依然僵持。三年多的苦战,俄军依然没能啃下乌克兰这块硬骨头。普京或许到现在才真正意识到,事情远比他当初想象的复杂。

怎么保证预警机能安全地持续发挥作用,这一直是世界各大军事强国想攻克的难题。中国在这一领域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让预警机穿上了一件“电子斗篷”,把本来庞大清晰的目标,变成了雷达屏幕上的影子,敌人难以捕捉。

李在明的这一轮人事调动,无疑是一场深得人心的“清算”。这7名将领均是在尹锡悦执政期间获得提拔的,涉及军方核心职位,包括联合参谋长以及陆海空三军的参谋长等。实际上,在韩国的政治文化中,政治清算自古就有,如今似乎又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这份提前打好的“预防针”,本就让大家对阅兵充满期待,可当9月3日当天,这些新型装备真的以钢铁方阵的姿态驶过长安街、以磅礴气势展现在眼前时,不管是在现场见证的观众,还是守在屏幕前的国人,依然被深深震撼。所有人都真切感受到:中国军队装备发展的速度,可能比外界之前想象的还要快得多。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